提到维京人,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便是那些曾在古代肆虐欧洲沿海的“北欧海盗”。自公元六世纪起,生活在北欧的维京人开始了他们的掠夺生涯,纵横四海,所到之处无不带来深刻的恐惧与灾难,成为欧洲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时至今日,维京人仍然是勇猛战士的代名词,他们的名字在现代欧洲人心中依然响亮,成为古代英雄传说的象征。
那么,维京人的勇猛到底有多么令人震撼呢?在英国历史上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里,就曾记载过一位维京勇士的惊人壮举。这位勇士在著名的斯坦福桥之战中,凭借超乎寻常的力量与技艺,单枪匹马斩杀了四十名英格兰士兵,展现了维京战士那令人震惊的作战能力。
故事发生在公元1066年,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与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领导的维京军队之间爆发了决定性的决战。这场史诗般的战斗发生在英格兰东约克郡郊外的斯坦福桥,后人因此将其称为斯坦福桥之战。
展开剩余69%在战斗爆发之前,哈拉尔三世调集起了一支庞大的维京舰队,舰队由三百艘战船组成,阵容庞大,气势震慑人心。舰队从挪威的海岸出发,浩浩荡荡地向英格兰驶去,维京军队的规模足足有约九千人。1066年9月,他们的舰队顺利抵达英格兰东部。
此时,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正忙于防范来自诺曼底的入侵,得知维京军队来袭后,他迅速调整部署,急忙返回伦敦。维京人已成功登陆,并迅速向英格兰内陆推进,威胁到英格兰的腹地。哈罗德二世随即紧急集结军队,经过一周的急行军,跨越了三百多公里,终于在9月25日与维京军队在斯坦福桥附近正面交锋。
哈拉尔的军队当时驻扎在德文特河两岸,为了防止被包围,他将少量士兵留守在河西岸,而将主力集中在了河东岸。然而,哈罗德的军队行军速度远超哈拉尔的预期,他们赶到时,维京军队尚未准备好应战,甚至很多士兵的装备还在船上未能取出。此时,英格兰军队悄无声息地逼近斯坦福桥,发动了突袭,使维京军队措手不及,驻守西岸的维京士兵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位于东岸的维京主力军队依然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许多士兵还在忙于从船上取装备。这时,英格兰军队准备通过斯坦福桥发起进攻。在桥头,一位身材魁梧的维京勇士站了出来,手持巨大的丹麦战斧,阻挡了英军的前进。他的体形高大,甚至比身高近两米的挪威国王哈拉尔还要高。此时,单枪匹马的他阻挡住了英格兰军队的去路,他挥舞战斧,凶猛地斩杀了约40名英格兰士兵,英军士兵被他的勇猛所震慑,无法正面与他交战。
正当维京勇士将英格兰军队一波又一波击退时,一名英格兰士兵突发奇想,决定绕过桥下,乘小船从下面发动偷袭,利用长矛对维京勇士进行攻击。维京勇士最终未能抵挡住这一突如其来的偷袭,倒下了。但他顽强的抵抗给维京军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东岸的维京军队准备迎战争取了机会。
随着英格兰军队成功穿越斯坦福桥到达东岸,维京军队开始迅速列阵,准备应战。他们在东岸的山丘上组成了坚固的“盾墙”阵型,准备迎接英军的进攻。尽管许多维京士兵的铠甲和武器未能及时穿戴,维京军队依然拼尽全力,顽强地抵抗。然而,他们面对装备精良的英格兰军队,最终还是损失惨重。
在激烈的战斗中,哈拉尔三世国王不幸被英格兰的弓箭手射中致命,这一事件迅速打击了维京军队的士气。维京军队在接连的打击下逐渐崩溃,最终在英格兰军队的强攻下败下阵来。虽然维京军队在这场战斗中惨败,但他们依然给英格兰军队带来了极为沉重的打击,足见维京人无畏的战斗精神。战斗结束后的半个月内,英格兰军队尚未恢复过来,便被征服者威廉的军队击败,哈罗德二世也在这场战斗中英勇阵亡。
参考资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发布于:天津市